18㎡郭氏毛猴之家變身家庭藝術博物館
2016-01-20 華開建筑裝飾
這次老房改造的委托人,來自老北京的什剎海郭氏毛猴一家。對于經常從事上千平米餐飲、辦公空間設計的劉道華,第一次接觸18㎡的住宅設計,會遇到怎樣的挑戰?擁擠不堪,連做飯都在馬桶上的狹小空間,是如何在設計師神奇之手下,變身兩室三廳兩衛“家庭藝術博物館”?
郭氏夫婦
“毛猴”,對于大部分人來是一個陌生的詞匯,常常讓人誤認為是自然界猴子的某個種類,其實是流行于道光年間傳承至今的一種老北京漢族傳統手工藝品,手工藝人通過蟬蛻、花蕊等素材進行創作,塑造某個生活場景或者某個人物形象的一種藝術品,目前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什剎海后海大金院胡同11號是郭氏毛猴之家,居住于其中的郭氏夫婦就是毛猴手工藝傳承之一,十幾平米的面積,既是他們的生活,也是工作和毛猴展示售賣空間。
改造前 一層灶臺直接放在馬桶上面





改造前的房屋
設計師劉道華第一次走進郭氏毛猴之家,只見一層擺放著各種毛猴、生活用品等物件,不到18平米的空間,充當著客廳、餐廳、廚房、衛生間、洗浴間、工作室、毛猴售賣展示區等多個角色,而廚房、衛生間、洗浴間、工作室位于同一個空間,其中做菜的灶具直接放置于馬桶上面,洗浴的空間只有幾十厘米,僅僅只能容納一個人,連身體都無法轉動,而二層除去樓梯入口面積,也只有12-13平米左右,而因為放滿各種生活用品、家具,連床都無法安放,郭氏夫婦平常只能打地鋪解決睡覺問題,他們唯一的孩子只能在外租房度日。
為了更加深入、詳細地了解房屋的問題,設計師劉道華特地在郭氏夫婦家住了一晚,他說,特別不方便,早上起來只能一個一個地排隊上衛生間、刷牙洗臉,當所有人都洗漱完畢之后,才能開始做早餐。而衛生間只有一間,患有糖尿病的郭氏夫人,夜間常常要跑到樓下解決問題。“真的無法想象這個空間,讓人怎么去生活”,看到作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生活如此不方便,設計師劉道華心里感觸頗深。房子除了面積特別小,功能區劃分混亂,同時,還存在著保溫、防潮、層高等多個問題。
改造前平面圖
改造后平面圖
外立面全景圖
一層平面圖
二層平面圖


剖面圖
對于經常做上千平米面積的餐飲、辦公室空間設計的劉道華來說,這樣一個項目確實是非常大的挑戰,正如他所說,“餐廳或者辦公空間,給我們充足的面積,可以發揮我的特長去做層次、做造型,但是這個項目只有十幾平米,而家庭住宅在滿足功能的同時,也必須具有美觀舒適性。同時,建筑整個外立面,不能做大幅度的改造,而作為設計師來說,恨不得將整個房子拆掉重建,因此,對我們的限制非常多“。
為了空間達到舒適和美觀兼具的效果,設計師劉道華和他的團隊,在前期平面和交通流線的規劃方面,花費了大量的精力,方案在短短的十五天之內做了十幾個版本,尤其是樓梯位置的安排,更是大費周折。在最早的方案中,設計師劉道華規劃將整個屋頂揭開,往上加建,樓梯的位置進行變動,但是因為房子是屬于政府,私人不能隨意對外立面進行加建改造,因此又將樓梯位置設計到原來的位置,后來幾經周折,把樓梯位置移動到大門入口處左側,又因為這個位置一層高度是2米,二層只有1.5米,所以將空間做了挑空處理,靠近街道的兩個窗戶剛好解決了采光問題,同時,挑空處理也便于一層和二層的通風。當樓梯的位置確定好之后,其他的功能規劃便順利地依次展開了。
總體設計思路:打造“家庭藝術博物館“
郭氏毛猴之家,并不是完全的私人住宅空間,同時,還兼顧毛猴制作和展示售賣的功能,因此設計師劉道華在規劃整個空間的時候,采用了“家庭藝術博物館“的設計概念,一層因為毛猴彩色豐富,所以采用沉穩、安靜、簡單的黑白灰色調,營造出具有藝術博物館展示功能的精致空間,而二層以暖色調為主,色彩豐富,溫馨舒適。
設計師劉道華對一層原先混亂的功能區做了合理的規劃,同時,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間,滿足郭氏夫婦生活工作的需求,比如,白天作為展示售賣毛猴的背景墻,晚上翻轉過來就是一個床,旁邊的維拉屏風打開之后,就是一個私密的空間,成了郭氏夫婦孩子的臥室。同時,因為郭氏夫婦制作毛猴的過程是保密的,因此維拉屏風的設計,還將開放空間和生活工作隔離開來。毛猴的展示區也并不僅僅限于一層,將地面、墻面、中庭甚至吊頂都做成了展示區。墻壁上的增添一郭氏夫婦為原型創作毛猴的原創漫畫,讓空間靈動而調皮。另外,原先在房子中厚重的墻壁被打掉,洗手間、淋浴間、廚房、餐廳,各個功能區分離出來,抽屜式菜板、多功能桌子的利用大大地提高了空間的有效利用率。

一層改造后的毛猴展示售賣區
一層改造后毛猴展示售賣區夜間成臥室
二層改造后的臥室衛浴間
設計感悟:設計跟美觀并無多少關聯,更多是對人性的關懷
郭氏毛猴之家,在短短四十五天之內已經順利完工,對長期從事餐飲、辦公空間的設計師劉道華來說,是一次大膽的嘗試,同時,收獲也頗多,他說,最大的收獲,來自對以往設計思維的沖擊,以及設計對人性關懷的注重,比如,因為郭氏男主人患有哮喘病,一到霧霾天氣和冬季就會缺氧,要吸氧,要搬著氧氣罐上下樓特別的不方便,于是我們為他打造了一個氧氣系統,在二層直接就可以吸氧,這樣的設計跟美觀并無多少關聯,更多是對人性的關懷。設計是為人服務的觀念,不僅僅適用于住宅設計,同樣也適用于餐飲辦公空間。
設計師簡介 劉道華
高級室內建筑師,北京華開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,北京市建筑裝飾設計院副院長設計七所所長。
代表作品:
大董上海店,大董華貿店大董芳草地店,大董餐飲鄭州店、大董北京團結湖店、大董北京工體店、大董紐約世貿中心店、西貝莜面村,華夏銀行、烏魯木齊分行、美克集團環球總部、美克美家國際家具標準店設計、中電投頂層會所、東北電網綜合樓、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、陜西省公安廳辦公樓、國家會議中心、北京總參高級會所、慧喜文化傳媒會所。
獲獎經歷:
1、主持設計的北京華開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室榮獲2011年《中國金堂獎室內設計大賽》辦公類優秀獎和2013國際建筑裝飾雙年展辦公類最佳獎。
2、大董富春山居店榮獲2013年《中國金堂獎室內設計大賽》餐飲類金獎。
大董烤鴨店”系列作品設計榮登在《id+C》、《時代空間》、美國《室內設計》中文版、《古典工藝家具》、《TRENDS》。
3、作品“北京大董烤鴨工體店”榮獲2014“照明周刊杯”中國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北京賽區商業空間一等獎,全國賽區銀獎。
4、作品“北京大董烤鴨工體店”榮獲第五屆中國國際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大賽筑巢獎銀獎。
5、作品“北京僑福芳草地小大董店”榮獲2014年《中國金堂獎室內設計大賽》“年度十佳餐飲空間設計”。
6、作品“北京小大董”榮獲2015“照明周刊杯”中國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北京賽區商業空間一等獎。
7、榮獲《interiordesign》美國室內中文版2015年年度封面人物。
8、2015年廣州國際設計周中國設計星導師。
相關新聞